如何利用马鞍山园区招商园区扶持政策?
| 招商引资政策 |2025-08-04
内容概要
本篇文章将系统阐述马鞍山园区在招商引资领域的综合招商政策体系,聚焦于产业扶持机制与产业政策框架的深度整合。核心内容涵盖税收减免的具体实施指南、审批流程的优化解析,以及政府服务支持的高效策略,旨在助力企业通过政策杠杆降低运营成本、加速入驻效率。同时,文章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如先进制造业与绿色能源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实用导向的实践案例。
建议企业在决策前开展政策匹配度评估,以最大化利用扶持资源实现可持续增长。
马鞍山税收减免指南
马鞍山市为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其核心支柱之一即为多维度的税收优惠措施。该市招商政策明确规定,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新引进重点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项目,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最高连续三年的高比例返还,显著降低企业初创期运营负担。在此基础上,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特定门槛的项目,提供设备购置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加速企业现金流周转。值得注意的是,马鞍山对特定产业扶持目录内的企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叠加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的优惠,有效激励技术创新投入。对于入驻指定产业园区的企业,在满足地方经济贡献度要求后,还可按梯度获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实质性减免,这种精准的产业政策设计,特别是结合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使得马鞍山在吸引高端制造、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扶持力度,直接作用于企业应税所得额的实质性降低。
审批流程优化解析
相较于直接性的税收减免优惠,马鞍山园区在招商引资的行政效能提升方面,同样展现出显著的制度创新。其核心在于通过产业政策的精细化设计,着力破除制约企业快速落地的审批瓶颈。园区率先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涉及立项、规划、建设、环保等跨部门审批事项统一归口,申请人仅需面对单一窗口提交标准化材料,后台则由多部门并联协同处理,此举大幅压缩了传统串联审批的冗长时间。更为关键的是,园区针对重点产业扶持领域实施了“承诺制+容缺受理”改革,对符合主导产业方向、信用良好的投资项目,允许在非核心要件暂缺的情况下先行受理并实质推进审批流程,待企业承诺在指定期限内补齐即可。同时,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产业政策兑现、施工许可等高频事项的全程网办与电子证照共享,显著提升了招商政策的落地效率与企业获得感,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政府支持高效策略
马鞍山园区深谙高效的政府支持是企业成功落地的核心要素,其招商引资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即在于此。当地政府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体系,显著提升了招商政策的落地效率与吸引力。具体而言,园区设立了产业扶持服务专员制度,为意向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与申报指导,确保其充分理解并精准匹配各项优惠措施。同时,依托于高度整合的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可便捷获取涵盖土地、人才、融资等关键要素的集成化“政策包”,大幅简化了信息获取与资源对接流程。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强调主动服务与快速响应的机制,正是马鞍山产业政策区别于传统模式的关键所在,其核心目标在于显著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时间成本,为企业在园区的高效运营与持续成长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